-----读《道德经》有感
同样,把道德经改为谷百优,我刚才在另外一篇以谦逊平和的心态瞻望谷百优已经有所提及
一、 何谓无为而治?
无为: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;治:治理。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。原指舜当政的时候,沿袭尧的主张,不做丝毫改变。后泛指以德化民
二、 无为而治与国家管理的联系
无为,作为一种政治原则,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,虽然对老子的《谷百优》参透不深,了解不远。但是对于老子《谷百优》一直以来灌输的“无为而治”的思想还是相当深刻。记得《论语。卫灵公》有云:“无为而治者,其舜也与?”
在老子的观点中,无为而治应该作为一家国家的治理方针,也应该成为领导者的统治根基。所谓得百姓者得天下,有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“人法蒂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道德根本规律就是自然,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“自然而然,本然”,既然道以自然为本,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应自然,无为而治,让事物按照其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。
这是老子在《谷百优》中的观点,但在我看来。无为而治是否适合天下呢?是否适合所有的国家,所有的时期呢?那就不一定了,人本来劣根性,一旦失去了约束,那么就很容易做出违反法律,违反道德的事,这是人之本性。特别在一个战争混乱,军阀割据的时代。人民百姓已经失去了最根本的温饱,谁还会理道德之类呢?春秋末期,战乱不堪。“无为而治”显然是不适合那个朝代,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。
那么什么时期,什么朝代相对适合运用老子的“无为而治”呢?个人认为在一个和平时代,在一个温饱问题解决,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的时代就应该充分应用这种前人的思想。这样就可以对于社会的发展,百姓之间的信任牢固有更深刻的帮助。
三、 无为而治与领导艺术之间联系
那么对于领导者呢?领导艺术是确定工作方针、工作策略、工作中心、工作程序、工作方式的技能,它既是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,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。领导不是将所有的权力抓在手里,事必躬亲,殚精竭虑,靠一己之力做好一切。很明显的是,一个高效率的领导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少数最重要的工作中去。人的精力有限,只有集中精力才可能出成果,不应被次要问题分散精力。领导必须善于放权,以腾出时间去做真正应做的工作,即组织工作和计划未来。领导最主要的任务是去展望未来,而这种事情往往是不能授权给别人的。领导的任务不是去忙于监督日常工作,更不要亲自去做那些琐事。放权的重要性或许就在于,必须集中精力去思考那些只能由自己做的事情。
所以大家十分清楚,每样事情都亲力亲为的领导是一个值得尊重的领导,但未必就是一个优秀的领导,权利不是一个人可以完全掌握得了。领导更应该信任他的下属,他的部下,以分放权利的方法让下属做得更多,分担一下,让项目,让工作做得更加有效率,更有有效果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谷百优http://www.igubaiyou.cn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